数字化浪潮下,电子合同已成为未来企业的不二之选

转发2021-12-092075阅读

相关产品

顺顺用工大师


数字化浪潮下,电子合同已成为未来企业的不二之选


2021年11月17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“十四五”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,加快建设数字政府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。


e926eae717f11c3ff02b2232d57c75f5.jpg

12610600c4c81e9979c0683f857a5e28.jpg


会议指出,要面向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,提升政务服务效率,构建统一的电子证照库,推广电子合同、签章等应用。


政策支持,电子签约迎来红利


自1998年中国第一家CA机构—上海数字认证中心成立以来,电子签名逐渐落地,并实现了宽领域、多行业的应用。
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》(主席令第18号)于2004年颁布、2005年实施,自此我国电子签名得到了法律认证,“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”体现出我国对电子签名的高度重视。


发展历程


2007年:公安部、国家保密局等部门发布《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管理办法》


2009年:工信部发布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方法》、国密局发布《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》


2010年:国密局发布《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 全技术规范》


2013年:商务部发布《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》


2018年: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《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 借贷电子合同安全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


2019年: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(2019)修正》,取消卖卖商品房不能使用电子签名的限制


2020年:国家发改委等13部发布《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》,推动完善电子合同、电子发票、电子印章、电子签名、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


2021年: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《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》,指导有意愿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电子劳动合同。


政策利好下,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与金融、房地产、人力资源等领域的结合更为紧密。


企业需求,消费者觉醒


过去,这些线下签约场景在企业比较常见,不仅耗时耗力,还要专门找一个档案室存放合同。


场景一:

你拿着一份纸质合同,一个一个地去敲财务、业务、主管领导、总裁的门,请他们提出审查意见,而这些人都是大忙人,不是出差就是在开会,因此合同拖上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,业务部门天天上法务部来催,甚至把气撒在法务部身上。


场景二:

如果与外地公司签合同,签字盖章后要寄给对方吧,对方签字盖章后还得再寄回来,这一来一去就得花上好几天。如果这中间有一方粗心,出现漏页,漏签,漏盖的情况,那么又得重来一遍。


场景三:

合同寄给对方公司签字盖章,可是他们迟迟不返还,或者,合同由业务部门交给对方签署,可是经办人员把合同给搞丢了。还有,法务部在与档案室交接合同的时候,没有做好登记,时间一长,根本不知道合同到底返还没有,你说在他那儿,他说在你这儿,相互扯皮。


场景四:

合同终于签完了,要存档。小公司还好,如果是一个中等规模、5年发展时间的公司,平均每年2000份合同的话,5年的合同就会是10000份,可以想象,这么多的合同,还有附件,得需要一个专门的档案室来存放,十几个柜子,合同查找非常麻烦。还要配备专门的管理员,日常的防潮、防火、除尘等都将占用企业大量成本。


2020年,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,电子签约需求爆发式增长。返工复工的职员需要签署“防疫承诺书”,“在确认满足防疫承诺书的各项条款,并输入了短信提示验证码后,在线上就完成了承诺书的电子签名”。像这样的电子签约流程,在各地企业中流行起来。电子承诺书签署的意义不仅仅是“建议”或者“倡导”,签署人如果瞒报实情,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这让人们开始意识到,电子签约和纸质有着同等“效力”。


2bfcc5cd8af06883a625b64c4300a8d2.png


据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发布的《2021中国电子签约行业人力资源场景应用专题研究报告》相关数据显示,48.9%的受访企业会在人力资源场景中使用电子签约服务,超三成受访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年均电子合同签署量在500-1000份之间;受访企业将电子签约服务主要应用于保密协议、聘用合同及派遣合同签署上,其中,经常使用电子签约签署保密协议的企业达46.5%;49.5%的受访企业认为电子签约平台能够为企业节省时间,四成受访企业认为电子签约服务能够提高企业效率;52.2%的受访企业在意通过电子签约形式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;48.7%的受访企业希望能够提高合同安全性。

43dcdf2e53fcf4d9a28361a084ac27aa.jpg



数字经济,助推市场加速


自2014年起,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稳步扩大,数字经济规模占据GDP比重持续增长。2011-2020年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9.5万亿元增长至39.2万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.06%。2020年,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据GDP比重已由2015年的27%上升为35.8%,数字经济为电子签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。

7b928700c1051d78224965277f09e8e9.jpg

数据来源: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


数字经济时代,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觉醒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,电子签名串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、采购、交易等其他环节,对企业降本增效具有较大价值。电子签名技术不仅能有效帮助企业节约运营成本、减少能源消耗,而且能有效提升企业效率。


此外,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,企业线下办公和交易受到影响。远程线上办公模式下,电子签名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凸显,渗透率持续提升。2020年,我国电子签名签署次数突破已突破50亿大关,较上年同期实现了317.51%的增长。


f5bbf903fd220c2df6bafe4320304cce.png

数据来源:艾瑞咨询



时代先机,巨头纷纷入局


对于电子签约市场的巨大蓝海,哪些企业嗅到了先机呢?


杭州尚尚签针对B2C场景推出“上上签”电子签约,通过电子签名服务,企业可借助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设备,随时随地与个人用户完成线上电子合同的实时签署,并确保其安全合规、不可篡改。(网址:https://www.bestsign.cn/)


阿里投资的杭州天谷推出"e签宝”,针对B2C场景提供电子签名服务。(网址:https://www.esign.cn/)


易保全推出“君子签”,打造国内专业领先的区块链电子签约平台。(网址:https://www.ebaoquan.org/solution/junziqian)


杭州安存网络联合公证机构推出“无忧存证”,针对B2C场景提供电子数据存证、电子签名、主体认证服务。(网址:https://www.51cunzheng.com/)


dabc73a80dd9d91caa499d7f97eed557.png


亘岩网络推出契约锁,针对B2C、C2C场景,提供电子签约及印章管理服务。(网址:https://www.qiyuesuo.com/)


葫芦娃网络推出放心签,针对B2C场景,提供电子合同签署管理服务。(网址:https://www.fangxinqian.cn/)


............


除了中游的电子签名服务商,还有上游的第三方认证机构,主要有实名认证机构、CA机构、时间戳服务机构三类组成,为电子签名提供所需的数字认证、时间戳及实名认证服务,确保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及可靠性。


66dff05ab59c5c768b25b55be6af616b.png


有了这些基础后,解决了签名的法律效应,电子合同就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,各大巨头相应布局。


腾讯针对B2C、C2C场景推出腾讯电子签,主要应用于小收据、小借条、小合同。(网址: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)


字节跳动巨量引擎推出电子牵,B2C场景应用于劳务合同、内部审批、证明签署,B2B场景应用于供应链采购、金融融资、租房合同、物流单据。(网址:https://letsign.com/)


海蜂法务针对B2C场景推出人力蜂,应用于HR场景,入职、调岗、离职等。(网址:https://www.haifeng.cn/)


京东针对B2C、C2C场景推出智臻链,主要用于劳务合同、互联网金融。(网址:https://blockchain.jd.com/)


字节跳动针对B2C场景推出飞书,应用涵盖飞书人事、飞书合同、飞书审批、飞书会议室(网址:https://activity.feishu.cn/)


法大大针对B2C场景推出法大大,主要应用于人事、销售和采购。(网址:https://www.fadada.com/)


顺顺智慧旗下企服大管家作为企业一站式数字化严选平台,针对B2C场景也推出了顺顺用工大师,应用于劳务合同、民主制度、在线法务。相较于其他产品,顺顺用工大师还有专业律师第一时间答疑留言—来自企业HR提交的疑问,也可根据HR在线提交的合同协议进行完善,量身定制出更符合企业自身的合同协议。(网址:https://shunshun.com/)


前景展望,机遇挑战并存


自2014年电子签名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后,创业公司数量迅速增加,大量玩家进入市场,资本的介入推波助澜,加剧市场竞争程度。目前,从我国市场的资本动向、人才流动及客户资源等要素来看,行业已跑出头部企业。


凭借产品服务能力、核心技术水平、人才团队建设等优势,预计未来头部服务商将持续发力,丰富产品及服务体系、延伸产品价值链,向外拓展生态,打造服务闭环。


从产品层面来看,纵观市面上电子合同产品,针对B2C,C2C应用比较多,B2B的场景应用较少。面对国内一亿多的市场主体,B2B电子合同市场未来可期。


同时,第三方电子合同行业同样面临挑战。由于疫情对远程在线办公的助推,加速了用户对于电子合同的认知和理解,大大加快了教育市场的进程。行业已经驶入快车道,但是如何在疫情结束之后保证期间用户的留存,是当前的重要课题。如何使电子合同从弱需求成为强需求,提高在整体办公环境中的渗透率是行业接下来将要迎接的挑战。


顺顺企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伙人,如果您从事过企业服务,如果您有企业资源,欢迎联系我:

9009705d5de101f33b6536772cf8ae66.jpg



参考资料:易观《中国电子签约市场专题分析2019》

36氪研究院《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》